我是拿教育部學海飛颺獎學金出國的,回國也得報告心得才行。之前上網一查,居然也有人用遊記充數啊。開什麼玩笑,我可是堂堂來日本苦讀的莘莘學子,當然要上報實用的、學術的資訊(越講越小聲)。好吧,我相信比起玩了多少大家是越比越瘋 (而我也相信很少人能超越我對東京玩樂執著的程度),只好拿出專業來搏感情了~以下是我認真的東京生活的內容。
東京大學交換學生心得
相當開心在台灣大學跟東京大學的提攜下能夠在東京交換留學,擁有一生難以忘懷的充實回憶。也感謝教育部大方地獎勵學子,讓我們有踏出台灣、闖蕩世界的勇氣。
一、 出國前注意事項
第一點,注意入國時間的填寫。由於我把預計入境日本的時間填得太早(印象中是填9月1號),所以東大方面約莫在六月就給我簽證,結果是簽證會在9月多失效。距離入住宿舍的10月1號還有一個禮拜,只好先入境日本住旅館去。所以要住宿的同學也許還是填9月底入境比較保險。
第二點,提早寄行李。從台灣海運行李到日本合計24天,當然不是每次都一樣,但最好做好行李會在海上漂流1個月的打算擇個好日寄出。還有,要扎實地封好包裹,可別像我在寄回台灣時,整個紙箱被擠爆了。另外,台灣到11月都還有可能穿短袖,東京到10月卻已經有點小寒,有鑑於此,建議先帶幾件薄長袖與小外套應急。
第三點,加入台灣東大留學生會。人在異鄉一定要有朋友的幫助,先在網路上加入留學生會尋求夥伴。有個萬一時也好照應。
二、 宿舍與其環境
關於宿舍的選擇,東大會在一開始給你一張志願表,你可以邊研究學校發給你的宿舍資訊,衡量你的經濟能力(如果你住在駒場、校區也在駒場,是不能辦學生定期車票的;另外,如果你是研究生,也不能辦定期)、通勤時間(例如從駒場到本鄉校區的話要有單趟花超過40分鐘通勤的心理準備)、住宿需求去選填宿舍。但基本上,2012年常被分到的就是駒場宿舍或三鷹宿舍。
我也住在駒場宿舍--「駒場東大ロッジ」C棟,衛浴廚房都共用的小雅房宿舍,價格不斐(月租60400,包水電),但優點就是離學校(駒場校區)很近,飛奔到教室在15分鐘內、離車站也是10分鐘內。
也許會令喜愛熱鬧的台灣人不習慣的一點,就是駒場很冷清。下課後學生都立馬回家,但基本上是個治安良好個高級住宅區。不缺便利商店,但附近只有一家迷你超市「まいばすけっと」。此外,外食只有麥當勞、傳統便當店、幾家小餐廳;也許來到這裡就該學會自炊也說不定。
其他的東大宿舍資訊詳見:
http://www.u-tokyo.ac.jp/res02/d03_07_j.html (國際學生宿舍)
http://www.u-tokyo.ac.jp/index/h04_j.html (追分、豐島、三鷹)
http://www.jasso.go.jp/tiec/(申請情形我並不清楚)
三、 校園
駒場校園主要是教養學部(大學部一、二年級)在上課的地方,青春洋溢,有別於本鄉校園凝重的氣氛。只有一條銀杏大道貫穿校園中央,所以多數的時間都不算冷清。就算到了晚上,也有許多學生在進行社團活動,整體而言的風氣純良放鬆而又活潑。圖書館的藏書也很豐富,基本上不刁鑽的書都借得到。但某些研究上的專書,可能就必須去本鄉校園的各個書庫借閱。
四、 選課、上課、TUTOR
一去入學報到就會拿到兩本厚厚的書,你必須從這書中翻出想上的課;或者上網輸入想上的課(或關鍵字)去查詢。(似乎在發本子給學生之前,該學期會開什麼課並不會公布的樣子。另外,網路上的課程表必須用UT-mate登入,外校並不能輕易看到。)之後將課名與流水號填寫在表單上,給指導教授簽閱後,送去事務處。讓人不禁懷念起上網點選即可的台灣生活。
我隸屬於総合文化研究科,超域文化科学専攻。第一學期我只生怯地修了「東アジア思想文化演習」與「東アジアの共生」。但我後來才知道其中有一門並不能列入我的學分,因為它其實並不屬於該研究科,所以奉勸各位在選課時就得弄清楚課程分類才行。
下學期索性只修一門課--「東アジアの共生III」。另外扎實旁聽了的則有,「超域文化科学特別講義II」、「超域文化科学特別講義II」、「共通英語」。其中,「共通英語」是教養學部的課,但老師同意的話也無妨。
就自身的經驗而言,東大教授們對報告的要求度與台大教授們的差異並不算大(當然不同老師也有差別),每個科別學生的風氣也略有不同。但基本上學風自由、學生們都善於發表自己的想法(教授的學富五車更不用說),盡了本分寫出來的報告教授們都還是會給予肯定的。
我有上過的課:
- 齋藤希史先生「東アジア思想文化演習」:閱讀厳宇『滄浪詩話』「詩弁」中的一章段,對每個字詞作訓詁考證,判斷出該字詞在本文中的正確意思後進行白話翻譯(過程是:校異、訓讀、語注、現代語意)。像是在台灣的中文系會上到的課,將會驚異於老師思路之敏晰。
- 齋藤希史先生「東アジアの共生Ⅲ」:閱讀『かれらの日本語:台湾「残留」日本語論』一書,摘要負責的章節,並提出問題點與觀點。台灣人在該課堂上能夠有所發揮。
- 齋藤希史先生「グローバル共生基礎論」: 閱讀竹内好的『日本とアジア』,摘要負責的章節,查詢歷史字詞、閱讀相關文章,提出問題點。了解日本人對歷史的想法的好課。
- 金子明雄先生「超域文化科学特別講義II」:根據自己的組所負責的近代文學的文本,分工對作者與作品作介紹,其中以該作品與大眾媒體間的關係為探討的重點。例如、當時大眾媒體的趨勢是否有反映到該作品。老師會帶學生用不同於文學史專書的角度去看近代文學。
- ロング・エリック先生「共通英語」:實際課名是,Translation between Japanese and European Languages。針對The Lady with the Dog一文的各英日翻譯作分析,基本上老師會準備每週的內容,但期望學生能先看過各個翻譯版本後提出自己的想法。老師對翻譯執著的程度讓人大開眼界,也可藉由其他日本同學的回答中學習對日語的語感。
我最愛去的校園內咖啡廳。
イタリアトマト、其實是家連鎖店來著。
一定不能忘了提到的是,我的TUTOR,定村さん。相當親切可愛的博班生。(負責留學生事務的老師會跟你聯絡,看你是需要學業上的TUTOR或生活瑣事的幫手,我選擇了前者。)我們幾乎每個禮拜在校園的咖啡廳見面,她會指導我課內不懂的地方;但大多數的時間,都是我朗誦文章請她矯正我的發音。相當有親和力,我熱愛與她聊天,並請教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事,也許定村さん是我日文能進步的大功臣。
五、 課外活動
首推台灣東大留學生會,可以在那邊認識不同領域、卻一起在日本打拚的朋友。迎新、忘年會、學園祭等活動,為在日本的日子記上好幾筆青澀的回憶。在煩惱與疑難雜症眾多的時候,他們總會在背後支持你。
「東京大学国際交流サークル茶柱」,正如其名,是認識各國外國人的好地方。雖然我沒什麼在參與,但偶爾還是可以去他們的每周例行餐會(在學生食堂),聽聽大家為什麼來日本,學些什麼。
東大「中国語茶話会」,交流中文的地方,當然也可以同時學習日文。因為辦在本鄉校園,所以我也只有去過一兩次,但是與會者都是多多少少有中文學習經驗的人。
六、 心得
總體而言,這會是我人生相當難忘的經驗,在美麗的國家,遇到美好的人們。因為我是日文系出身,能夠自身去體驗日本是再好不過的了。雖然沒交到什麼日本朋友,但意外地日文也進步了不少。另外也因為對日本這個國家有了一點點的了解,也更有信心能夠面對將來與日本有關的工作。
寫完了是否該犒賞自己個早晨的小籠包配紅茶哩~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